2018年全州农业工作要点

通讯员 2018-05-11

2018年全州农业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省、州农村工作会议、州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形象定位和四大产业集群建设,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为统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农业特色化、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谱写恩施乡村振兴新篇章做出应有贡献。主要目标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以上。

一、推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特色产业品种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建设,新增特色产业基地28万亩。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办好粮改饲试点。

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主体采取流转、入股、托管、认领、反租倒包等形式建立自有核心基地,带动管理升级。创新耕作方式,推广土地轮作休耕、种养结合等新模式,提升耕地地力,启动利川齐岳山高山蔬菜-马铃薯基地轮作试验点。创新服务模式,加快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开展特优区创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农产品恩施硒茶优势区创建和6个省级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完善配套政策,探索创建机制。新申报一批省级农产品优势区。

聚力精准扶贫。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开展产业扶贫“春季攻势”,按照“五个一”要求,推进贫困村产业短中长相结合,主导产业实现全覆盖。丰富“121+X”模式,总结提炼宣传一批“尖刀班”发展产业的典型范例。加强产业扶贫检查、督办,深入开展政策研究。深入推进行业扶贫,发挥农业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完成行业扶贫任务。深入对接农业部定点扶贫、杭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实施好茶产业提升、“互联网+农业”等帮扶项目。深入开展驻村扶贫,全面提升上李坪村、芭蕉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村容村貌、乡村治理水平,确保如期脱贫。

二、推进硒食品精深加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围绕全国富硒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和国家级茶叶出口基地创建,加快硒茶、硒果、硒菜、硒土豆、硒米、硒油基地建设,建立硒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示范基地4000亩,办好恩施市太阳河硒杂粮示范基地。加强硒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发专用硒产品、功能硒产品。推进粮、油、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茶叶、魔芋精深加工,地道药材生物医药加工,特色蔬菜和水果产后商品化处理。争取创建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大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和小进规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组织开展国家级龙头企业与恩施硒产业考察对接活动。实施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新增州级示范社和家庭农场各100家。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跟踪服务武陵山茶叶交易中心建设。

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农旅一体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强创意策划,实现差异化发展。每个县市启动1个“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新增5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推出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绘制《全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布图》。组织召开一次全州休闲观光农业拉练会。

推进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启动州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和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薯卫士—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平台”,新增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监测点40处。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恩施、鹤峰、咸丰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建设,新申报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3个。

四、推进全域全产业绿色化

加强农业环境治理保护。启动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定位监测国控点建设。推进“土更净”专项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制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抓好咸丰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全州完成土壤酸化治理50万亩。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抓好利川、咸丰、来凤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循环农业示范村8个。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农业质量年”活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春雷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定全州农业全域绿色化实施方案,每个县市新启动建设1个茶叶全域绿色化示范乡镇,每个万亩以上茶叶重点乡镇新启动建设2至3个示范村;每个县市新启动建设2至3个蔬菜全域绿色化示范村;抓好白杨坪镇、邬阳乡州级茶叶全域绿色化示范乡镇和崔坝镇南里渡蔬菜全域绿色化州级示范村建设。抓好宣恩、鹤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利川、来凤、咸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建立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五、推进品牌农业建设

加强品牌整合。推动特色主导产业每个产业整合打造一个州域公用品牌,形成“州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制定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制定中国驰名商标创建三年计划,建立“定责、定企、定牌”创建工作机制,每个县市新启动1件中国驰名商标创建。制定农产品地理证明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三年计划,新注册认定3至5件商标或产品,完成恩施硒土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加强品牌宣传。举办第三届恩施硒茶斗茶赛暨万人品硒茶活动、恩施硒茶历史研讨会、恩施硒茶文化研讨会;与人社部门联合承办好全省第十届茶叶技能大赛;在北京、杭州、武汉建立一批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广告牌;在杭州建立恩施硒茶体验店。抱团参加全国绿博会、武汉农博会、杭州茶博会等大型展会,借台举办专场推介会。启动2019年中国茶叶科技年会、2019中国马铃薯大会承办申报工作。

六、推进农业设施装备建设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0万亩,每个县市选择2至3个产业基础条件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县市,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样板。开展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建立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3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综合水平达到48%。提升农产品加工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电气化+茶”行动,规模以上茶叶企业完成电气化改造30家以上。

加强“菜篮子”建设。在城郊、镇郊大力发展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设施栽培;在高山蔬菜产区,大力调整品种结构,有序发展精细菜;在适宜区域,引导县市建立专用蔬菜基地,逐步丰富我州“菜篮子”供应。

七、推进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升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一批博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基地;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一个产业、一名首席专家、一个专家团队、一笔专项经费的科技服务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产业发展顾问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率。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恩施州发〔2013〕9号文件检查督办力度,健全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稳定乡镇农技推广队伍,构建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技术推广方式,集成组装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示范园和试验示范基地。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恩施州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开展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打造水稻、玉米新品种抗性鉴定平台。抓好恩施市和咸丰县茶树良种繁育、来凤县藤茶种苗繁育、利川齐岳山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贡水白柚提纯选优,办好龙马精品果园示范基地。

八、推进农业招商引资

突出重点产业专班招商。组建农业招商引资专班,聚焦特色主导产业和硒食品精深加工,开展农业大招商行动,着力招引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招商引资额增长20%以上。

突出重点项目精心策划。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精心策划一批具有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项目,建立特色农业项目库,实行分类动态管理。精美包装申报一批项目,争取项目数量及投资规模有较大幅度增长。精准实施一批项目,加快获批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早建成、早投产、早受益。

九、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鹤峰县整县改革,其他县市完成3个试点村改革,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和清人分类工作任务。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合同签订率、权证发放率、纠纷调处率达到98%以上。推进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州、县、乡三级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与全省联网运行。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启动乡村振兴2个州级试验点建设。实施“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建设沼气池式厕所22050户,建设示范村8个,示范户1000户以上。兴办2-3个生态湿地农村污水处理试验点。推进农村“双创”,引导回乡下乡人员创办或领办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回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引领农民创业创新。推进“三乡”工程,制定“三乡”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城市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农村集聚。

十、推进“一懂两爱”队伍建设

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扎实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组织开展“十佳基层农技员”评选活动。

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夯实主体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加强作风建设、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严防“四风”反弹;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抓好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围绕州委第三巡察组反馈的问题,强化督办落实、追责问责、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动形成良好的行业政治生态。

抓好农业依法行政。健全农业依法行政相关制度。推动农业地方立法,完成《恩施州农业生产化学投入品管理规定》立法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做好行政审批改革相关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主体行为和企业经营主体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农业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

抓好履职尽责促落实。全面推行责任清单制度,切实抓好农业生物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生产安全、沼气生产安全、农村消防安全和农业旅游安全。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参谋能力、决策能力、指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抓好财务和档案管理,落实综治、计生、信访、内保、应急等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和六城同创工作,确保无“一票否决”现象发生。